主席论坛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主席论坛
张艳在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gzgh 时间:2008-07-08 浏览: 字体: [ ]

 

张艳在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职工力量

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8年4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精神,争取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在江苏工运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我省工会十一大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省总工会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建功立业。现在,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省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我省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增长2.8倍,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加快,是江苏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也是全省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为建设新江苏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五年来,全省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怀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识大体,顾大局,满腔热忱地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推进和深化江苏经济体制改革作出无私奉献;全省职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为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立新的功勋;全省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以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省职工发扬奋勇拼搏、甘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抗击“非典”、洪涝灾害和罕见冰雪灾害等重大危急关头,众志成城、抢险救灾,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的时代风采。

过去的五年,江苏工会组织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社会转型中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大规模的国企改革、职工分流,在推进改革中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空前繁重;非公企业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迫在眉睫;大批农民工进城,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组织、引导、服务职工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前,各级工会组织在省委、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江苏改革发展的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解难题、开拓进取,宏观参与取得新进展,服务全局做出新贡献,维权机制建设创造新经验,工会工作再创新业绩,成为江苏改革开放以来工运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拓展宏观参与渠道,着力推进地方立法,是工会工作保持正确方向创新发展的五年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委召开全省工会工作会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各市、县(市、区)和各产业、厅局党委相继提出贯彻意见和措施,全面建立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定期召开工会工作会议、把工会工作列入同级党委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同步考核、以及上级工会协管干部等多项制度;地方、产业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10个市、74个县(市、区)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或副职级配备。全省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有了坚实的政治、组织、制度保障。

——省、市、县(市、区)工会与同级政府普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研究解决了许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成为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套有效工作机制。工会配合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视察,逐步建立党政主导、工会主动参与、社会协同配合的维权格局。五年来,省总与省政府联席会议先后就提高劳模待遇、建立困难职工救助机制、开展职工职业病防治、推进企业工资协商、加强职工困难帮扶中心建设、促进职工技能提升等涉及全省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

——全省工会积极参与和促进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发了我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工资支付条例》、《劳动合同条例》、《集体合同条例》、《安全生产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一办法六条例”,并批准施行《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这些具有江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形成体系,构成对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广泛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组织引导职工弘扬劳模精神,提升自身素质,是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增强的五年

——在江苏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中,全省工会广泛开展“重点工程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节约增效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千百万职工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系列劳动竞赛,在我省经济发展和建设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在全省范围连续多年层层开展,参加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的职工超过千万人次,30多万名职工在竞赛中晋升技术等级。五年来全省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21万件,实施85.6万件,共创造(节约)价值78.8亿元;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8.5万项,实施技术发明1.6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7万项,共创造(节约)价值209.3亿元,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全省工会大力培养选树时代典型,弘扬劳模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为我省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五年来,我省评选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150人,表彰省劳模、先进工作者1016人,被誉为时代先锋的张云泉等一批著名劳模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37名农民工分别被授予省劳模和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有163名为江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台港澳和外籍人士被授予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各级工会积极评选“十佳文明职工”、“五一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五一巾帼标兵、标兵岗”,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

——全省工会连续五年组织职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期职工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建设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在企事业单位职工中蔚然成风,涌现了全国劳模邓建军、十七大代表吴淑玄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型职工典型,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级工会在职工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引导职工自觉投身“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

三、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大力推行工资协商,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是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务卓有成效的五年

——全省工会上下联动,在企业普遍推行工资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促进政府富民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总工会与省政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开展工资协商的意见,各地党政全面部署推进措施;省、市、县工会普遍开展了“要约行动”,积极培育典型,实施“515”工程,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目前,全省17.2万家企业实行工资协商制度覆盖职工872.5万人。据万家企业调查,在综合措施的推动下,2005年以来95%的企业职工年均增加工资7-14%。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全省工会积极协助政府制定完善对困难职工的各项帮扶政策,市、县(市、区)工会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特困职工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等扶贫帮困五大救助机制,实施常年帮扶。五年来,通过职介、培训、小额借(贷)款扶助创业等途径,帮助46.1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为特困职工家庭发放医疗优惠卡3万多个,7.2万人次享受医疗优惠,减免医药费2568万元;协助政府向特困职工提供廉租房2846套,为6717户减免房租;向11.7万名特困职工子女提供教育救助;与各级党委联手组织50多万名党员干部帮扶16.2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已帮助8.7万户脱贫解困,深受困难职工群体和各级党政的赞誉。

——全省工会集中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协助政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地工会不辞劳苦帮农民工讨欠薪,督促企业为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清凉”、“送温暖”、“金秋助学”、“女职工健康行”、春节安全返乡返城等多种活动,努力为他们办实事;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农民工读书站、“会员超市”、“惠民医院”,帮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

——全省工会围绕安全生产全局,打基础、建机制,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在各类企业普遍推行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获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推动10万家企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协议书”,8.48万家企业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1703.5万人次参加“安康杯”竞赛;推广海安县的经验,组织300多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温家宝总理三次批示给予肯定;连续五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工会建立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职工安全健康保障机制,为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积极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创建和谐企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全省工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先行单位的实绩为示范、以维护职工权利的高度责任感为动力,在全国率先推行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积极探索把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和职工董监事四项制度有机整合,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拓展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保障职工知情参与、协商共决、评议监督等权利,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全省17.7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18.3万家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职工962万人。

——全省工会依法推进企业、乡镇(街道)、行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由工会主持调解劳动争议;各地方工会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创立“诉调裁调对接”制度,把大量进入仲裁、诉讼程序的劳动争议,先由工会组织调解,或由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多数争议案件都得到及时解决。积极参与《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实施办法》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新模式。五年来,全省85.7%的企业组建劳调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3万件,调解成功结案率75%;97%的市、县、乡镇、街道建立区域劳调组织,覆盖企业21.43万家,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3万件,调解成功率94%。

——全省工会联合劳动保障部门、企业联合会和工商联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以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管理环境,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建立稳定协调的新型劳动关系,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目前在县(市、区)评选基础上,已评选市级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1907家,省、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432家。

五、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创建“党工共建”机制,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是工会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省、市、县工会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普遍创建“党工共建”的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工作联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制定配套制度,形成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生动局面,得到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肯定并予以推广。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各级工会创造多种组建形式,集中力量攻克大型外资企业建会难点,推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外企、民企工会组建率分别达86.4%和80.1%;各级工会努力探索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非正规就业人员入会的新途径、会籍管理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全国总工会制定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组织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建立工会主席权益保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2007年底,全省共建工会组织28.6万个,会员总数1283.4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达512.8万人,与五年前相比,工会组织增加11.29万个,工会会员增加403.8万人,我省工会组建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乡镇(街道)工会建设不断加强,已经成为指导服务基层工会的重要组织力量。五年来,一批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总工会,全省涌现出500个“省百强工会示范乡镇”,许多地方健全了乡镇、村、企业和街道、社区、企业,两个城乡“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有力地加强了县、区工会工作。

——省总工会连续8年组织开展争创“工会工作十强县”、评选“工会工作创新奖”、争创“工会工作模范市、县(市)、区”活动,形成持久的学赶先进的激励机制,对于加强工会基础建设,推动工会工作创新,营造党政重视工会工作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全省工会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了工会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坚定信念靠得住,服务全局有作为,竭诚维权重实效,心系职工零距离,遵章守纪形象好,敬业奉献争一流”,正成为工会干部的自觉实践。各级工会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实施教育培训五年规划,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6万期,培训各级专兼职工会干部99.36万人次;培训各类工会专业人员19.2万人次,提高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进一步转变作风,健全联系基层制度,深入实际,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会工作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省各产业工会围绕工会重点任务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工作,协助主管部门解决行业职工的突出问题,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省工会锐意改革,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工会事业健康发展。工会经费税务代收、财政代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大了依法收缴力度,工会经费持续增长,保障了为职工维权和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以审计为基础的审查监督力度加大,为促进收管用好工会经费和推进全会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会资产基础管理和监管力度加大,劳福事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保障了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为职工服务的水平。——全省工会对外交流工作坚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和平外交服务,30对友城工会遍及亚非欧澳美五洲,对台港澳工作有声有色,对外宣传成效显著,对外实质性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江苏工人阶级不愧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为我们党最坚实、可靠的执政基础,不愧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奋战在全省各行各业的职工群众和先进模范人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江苏工会组织没有辜负省委的期望和职工的重托,胸怀全局、心系职工,挑战困难、负重奋进,创造了社会转型期开拓工运事业的新经验,引领全省工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长期以来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全省各级工会干部和全体工会积极分子致以亲切的慰问!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感到,江苏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省委、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探索充满艰辛。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新时期工会建设,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这是推进工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工会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体现在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落实加强工会工作的各项制度,从而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不断推进工运事业发展的工作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先决条件社会转型时期开拓工会工作,无先例可循、无陈规可守,只有敢于直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抓住创新的机遇;只有勇于迎接新挑战、攻克新难关,才能迈上发展的平台;只有注重从群众的实践中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总结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才能在继承中推进工会理论、体制、工作创新;只有注重从基层的创造中汲取不竭的动力,才能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的活力。

必须始终坚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职工主体作用,这是工会组织肩负的神圣职责